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死亡本非必然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逃脫不了「誕生,成長,衰敗,滅亡」這個過程。例如一張桌子被製造,被使用、被維修,最後因自然地腐朽毁壞而被丟棄,這個過程就是整個世界的寫照,地球本身及其中萬物都免不了這個過程。雖然人的「生老病死」也一向被認為是如此「天經地義」的自然現象,但是每當人們看到人類屍體時,都會產生不自在甚至恐懼的感覺,盡量遠離、迴避之。但是,當我們看到丟棄的破桌椅或報廢的舊汽車時,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就算面對動物屍體,也不會有這種恐懼感。這是什麼原因呢?我想,這應該跟我們人類靈魂的永恆性有關。

聖經啟示我們: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和模樣創造了人,給了人靈魂,因此肖似永生天主的人是不應該死亡的;只因人類的原祖亞當、厄娃背叛了天主導致罪惡及死亡進入了世界,「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罪惡的薪俸是死亡」(羅馬書5:12,6:23)故此我們了解到:死亡本非必然,它是一個反常現象,但是它現在事實上統治著人類的生命。然而,這死亡是暫時的,我們的生命經歷死亡之後,還有後續的旅程要走,並非「人死如燈滅」這麼簡單。後續旅程要往哪裏走?天主啓示:「許多長眠於塵土中的人,要醒起來:有的要入於永生,有的要永遠蒙羞受辱」(達尼爾12:2),耶穌基督曾對那些拒絕真理的人說:「可咒罵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裡去罷! 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永生」(瑪竇福音25:41、46)。可見,我們這個身體死亡之後還有說不完的故事,因為人的靈魂是永恆不滅的。

由於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那必然臨到的死亡,但在生時對自己死後必須面對的環境卻毫無認知,於是便產生了疑問、不安及恐懼。當死亡帶走自己的親人時,人們會感覺到強烈的傷痛、焦慮和失落,當看到陌生人死亡時,也會勾起我們對那個自己不了解的永恆環境的憂慮:「人死後,身無分文地去到那神秘的空間時,有衣服穿嗎?有飯吃嗎?會成為乞丐嗎?會受到惡霸的欺凌和勞役嗎?⋯⋯」,我相信人看到屍體時的不安感與這種憂人憂己的焦慮有關。

對於基督徒來說,死亡只是一道門 —— 通往永生天國的門。我們知道「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榮」(羅馬書3:23),而「罪惡的薪俸是死亡」,因此我們都必須經歷死亡;但是,藉着耶穌基督十字架的復活奧跡,死亡已被戰勝了,死亡變成了一個轉乘站,基督徒穿過那道「死亡之門」後,將換上光榮的全新身體,轉乘耶穌基督的列車,去永生天主之國入籍定居:「我們怎樣帶了那屬於土的肖像,也要怎樣帶那屬於天上的肖像。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肉和血不能承受天主的國,可朽壞的也不能承受不可朽壞的。看,我告訴你們一件奧秘的事:我們眾人不全死亡,但我們眾人卻全要改變,這是在頃刻眨眼之間,在末次吹號筒時發生的。的確,號筒一響,死人必要復活,成為不朽的,我們也必要改變,因為這可朽壞的,必須穿上不可朽壞的;這可死的,必須穿上不可死的。幾時這可朽壞的,穿上了不可朽壞的;這可死的,穿上了不可死的,那時就要應驗經上所記載的這句話:『在勝利中,死亡被吞滅了。』感謝天主賜給了我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獲得的勝利。」(格林多前書15:49-54、57)「罪惡怎樣藉死亡為王,恩寵也怎樣藉正義而為王,使人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獲得永生。」(羅馬書5:21)
「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路加福音6:45)善人和惡人在轉乘站分別乘搭不同的列車,奔向不同的目的地:「        迷惑他們的魔鬼,也被投入那烈火與硫磺的坑中,就是那獸和那位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要日夜受苦,至於無窮之世。以後,我看見了一個潔白的大寶座,和坐於其上的那位;地和天都從他面前消失不見了,再也找不到它們的地方了。我又看見死過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就展開了;還有另一本書,即生命冊也展開了,死過的人都按那案卷上所記錄的,照他們的行為受了審判。海洋把其中的死者交出,死亡和陰府都把其中的死者交出,人人都按照自己的行為受了審判。然後死亡和陰府也被投入火坑,這火坑就是第二次死亡。凡是沒有記載在生命冊上的人,就被投入火坑中。」(默示錄20:10-15)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