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諗唔到

不收貨!不收貨!兩個post都不收貨。

行星的外型如果都是“一岩一忽”的話,我都無話可說,但是個個都係圓圓地嘅,而點解係地球吾同d丫?如果海洋的深坑是用磒石撞擊而來,月球都比磒石撞過n次咁多啦,又吾見月球會少左一忽?

http://hk.wrs.yahoo.com/_ylt=A8tU33G2CMRHPE0BsLG.ygt./SIG=1233gdoob/EXP=1204116022/**http%3A//photo.sohu.com/20050125/Img224101586.jpg
到底是地球先有深坑去裝載水?
還是因為先有水,才慢慢把地表侵“食”成深坑呢?

土地公公快點賜我智慧啦。
兩個post都總算有點意思。
等我翻譯出黎慢慢睇

在形成早期, 地球出現作為一個冷的身體在空間, 包含所有化學元素知道在自然裡。大氣和地球水面不存在; 行星的表面是完全地無生命的。但逐漸, 由於引力, 能量發布了由放射性元素故障並且月球浪潮在地球的核心裡面深深開始加熱。當溫度在地球的核心附近到達了熔化氧化鋼和其它化合物能發生的那個水平, 當前進展開始了為中堅力量的形成和行星的主要環境。

地球的環境的形成的一般過程, 根據院士A.P. Vinogradov 的假說, 是通過被分區的熔化在披風, 位於在中堅力量附近。因而密集, 和最重下沉了朝中間, 增加中堅力量的大小, 並且較不密集和更輕的元素上升了到表面, 形成陸界, 最上面的部份的是地皮。這些過程導致了巨大火山運動起始在所有區域在地球的表面和生產了玄武岩熔岩偉大和廣泛的outpourings, 發布氣體和water.vapour 。重力力量保留氣體和water.vapour 在近地球接近度, 並且這些形成了原始, proto 大氣, 但剝奪氧氣。

由放熱熱入空間, 地球的表面逐漸冷卻。水蒸氣(氣體) 被凝聚, 和成為了液體水。活躍元素和化合物, 從寂靜的火山運動被釋放, 與水相處融洽, 形成酸和鹽。

它是可能的, 這樣過程發生了在地球的表面和深在地球的核心之內, 在大約4 十億年之間前(頂面圖畫) 對3 十億年前(底部) 。

深刻的構造過程和地皮的異種本質不是一致的。所以, 被上升的區域與變厚的但化工更輕的外殼顯現了出成土地大量, 並且水槽區域與更重的外殼成為了海底, 由水蓋。大氣、一個星球水週期, 和季節性和每日溫度變化的可及性在海的表面之上促進了風化, 侵蝕和大量浪費的過程的發展。大量浪費和侵蝕產品積累了在水池和水庫底部, 形成層數(地層) 沉澱岩石。形成的一個連續的地球的表面的部份的週期和破壞發生了, 造成一個恆定的變化在山的形態學上, 平原和海。

披風材料在地球之內和他們的上升的再分配對表面和以上導致大氣和地球水面的發展。這些過程的期間是全部在行星過程中的地質歷史和今天仍然繼續。水的重量在表面和在海洋逐漸被增加, 被形成世界海洋, 和海的現代鹽結構建立了許多成千上萬的歲月前。在大氣, 以菜(植物) 有機體的發生和演變, 氧氣被植物生長和生活的正常過程發布了。氧氣積累了, 降低二氧化碳比與氧氣。地皮被劃分了成大陸和海洋區域, 由他們的結構和厚度尖銳區別。外殼在海洋之下有高密, 以5-6 公里的一種平均厚度; 大陸(subaerial 和沿海) 密度是更低並且土地外殼的平均厚度是在30-40 公里之間。雖然厚度是非常不同的, 平衡被維護因為外殼的密度, 繼續行星順利地轉動在它的軸。

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的看法關於大陸和海洋的起源和發展, 一些有時抗辯各另: 根據這些問題的看法的當中一個, 海洋的底部代表主要玄武岩從地皮, 並且大陸以後被形成了由於非常被放置在偉大, 淺海洋水池裡, 沉澱岩石的巨大厚度的儲積, 由於了不起的重量, 變得壓縮入摺疊, 形成被摺疊的山系統。 其它假說假設, 現代海洋水池(或他們的零件) 發生了在及早, 巨大的大陸部份地崩潰的區域, 壓縮這些材料入水池和變換他們從"大陸" 成"海洋" 儲蓄, 在週期期間叫做"oceanisation 。"

有表示的其它假說, 地球擴展了結束長期, 在, 海洋的底部的區域在大陸之間開始分開行動期間。距離在這些大陸之間增加了, 和水, 及早唯一低部大陸, 完全地流動入海洋水池。 lithospheric 板材的水平的運動假說是今天廣泛被接受。根據這個假說, 地球的最高的部份- 陸界- 由一定數量的毗鄰, 剛性板材加入, 在之下對流的作用在披風起因這些板材行動相對一另一。 那裡板材分流由於傳播, 有upwelling 披風材料入外殼在rifted 區域。當這熱的披風材料(岩漿) 上升, 它冷卻和結晶。如同更多岩漿upwells 入裂口區域, 它推擠被結晶的材料向上和從裂口區域, 導致中間海洋土坎對形式。而且, 鋼礦物在岩漿當時需要這些礦物結晶地球的磁場的確切的物產, 並且有時被使用在地球物理的測量。您以後將學會更多關於這個過程。 那裡這些板材聚合在彼此, 板材的當中一個被推擠向下在另一板材之下。這叫做"算術的減法" 和發生在所有會聚板材界限。如同□一塊subducting 的板材被推擠下來, 其它板材乘駕和在向下移動的板材。非常深溝槽被形成在這些算術的減法區域(例如, Kurile 海島溝槽), 和在他們, 弧形島(譬如Kurile 海島和日本), 或山系統之後(譬如安地斯和岩石山在西半球。

沿板材分歧和匯合邊緣和疆界, 因為活躍構造過程在他們之下, 高地震活動和密集的火山運動發生。板材的運動導致大陸漂移, 關閉和打開海洋, 但海洋的水保留了, 流動從一消沉到另一個。 什麼是這些地質過程的研究的實用價值? 地球的形成的歷史的知識允許我們瞭解來自到我們深深內地球的核心有用的礦物的形成。由追蹤不同的大陸和海洋、地質陸界板材結構和疆界, 科學家能重建他們的早先毗鄰區域, 和預言石油的形成和其它可開採的礦物和礦石。他們能並且設法預言慘敗地震和其它自然危害現象。
原帖由 沙文 於 2008-11-11 00:41 發表
我就係要研究下,「以無X為有X」是否代入任何X都得嘛。

既然
以無法為有法 -- 係得嘅
以無限為有限 -- 係得嘅
以無罪為有罪 -- 又係得嘅

咁點解
以無錢為有錢
以無病為有病
就唔得呢? ...


因為每件事的性質都不一樣囉
原帖由 沙文 於 2008-11-11 01:46 發表
咁請問,當代入「以無X為有X」,得與唔得,係以事件之什麽性質為標準呢?


吾得 因文字不是數字
無標準可言 因每件事件都有其獨特性
原帖由 沙文 於 2008-11-20 01:38 發表
咁請問点樣證明到每個數字均無其獨特性,而非數字/不含數字的每件事件都有其獨特性呢?

又或者話:本來每件事件都有其獨特性,但只要事件中有數字,就會冇咗其獨特性了。点解會咁嘅呢? ...


數字是絕對性的  如你說到:[以無X為有X]格式  可不可以演譯成 [以無4為有4]?
文字則較具彈性  不過聽聞在法律上使用的文字 都會被嚴格定義
但在日常生活的文字使用中 這方式則不一定適用

[ 本帖最後由 訪客得得b 於 2008-11-20 16:14 編輯 ]
原帖由 沙文 於 2008-11-20 20:13 發表
咁您鍾意嘅,加個1字入去都一樣不影响其意義嘅

以無一法為有一法  以無一限為有一限 ---- 都得喎


這裡的"一"被加入文句中 加強了要表達的意思  正好顯示數字中的絕對性

但"無一法為有一法"似乎太鎖實   相對"以無法為有法" 來說  決少了那份勾起想象的感染力
原帖由 沙文 於 2008-11-21 00:10 發表
原來如此.........
唔怪得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係冇得complain啦 --- 因為每件事的性質都不一樣嘛

咁點解阿b又唔去做官呢?


你故意要扯開黎講 我都無你符架
284# 沙文

最近市況好 我掛住揾錢 都吾記得打老婆了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